大年初七话年俗:“人日”戴人胜 纳吉求平安
今天是正月初七,传说这一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人们在这一天戴人胜、吃七宝羹、捞鱼生、送火神,反映了人们祈福纳吉求平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在古代,人日这一天有戴人胜的习俗。每逢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意味着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七宝羹是用七种菜做成的羹,人们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还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
平安 年俗 纳吉 [中国天气网]
为何说春节申遗成功是中国年走向世界重要标志?
春节愈益成为全球共同的节日,既是“中国年”,也是“世界年”。  中新社北京1月23日电 题:为何说春节申遗成功是中国年走向世界重要标志?春节申遗成功不仅是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国际认可。
文化 春节 [中国新闻网]
实锤!这里的先民8000多年前就在种水稻
新华社长沙1月21日电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公布,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的李家岗遗址,发现了2处彭头山文化时期的古稻田遗迹,说明早在8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已开始种植水稻。??考古人员的这一发现,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提早了近2000年——此前,在同样位于澧县的城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6500年的水稻田。李意愿说,清晰揭示的田块、沟渠等结构,显示出先民稻作生产已有较为成熟的管理。
文物 考古 水稻 [新华网]
年画“话”年丨莲年有馀!杨柳青里的津味文化
《莲年有馀》是杨柳青年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杨柳青年画兴于明、盛于清,至今已传承400多年。2006年,杨柳青木版年画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半印半绘”是杨柳青年画的最大特色,共有勾、刻、刷、画、裱五道工序。“木版”是杨柳青年画的基石,也是一本本民间“百科全书”。图为体现“老天津人”市井生活的杨柳青年画。
文化 艺术 手工艺 天津 [新华网]
修复古围墙:香港保育抗战遗址
在香港大屿山塘福村,抗战遗址修复小组和当地义工一起修复古围墙。??
文物 考古 香港 抗日战争 [新华网]
星空有约丨我国新发现一颗彗星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一颗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Tsuchinshan。“这次新发现的C/2025 A3 ,轨道倾角约为10度,偏心率约为0.45,轨道周期约为33.1年,属于哈雷族周期彗星。它也是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第一颗轨道介于木星与海王星轨道之间的彗星。”彗星含有大量易挥发的水冰和气体冰,受太阳辐射等影响,彗星表面挥发物升华并裹挟着大量尘埃喷发,形成巨大的彗发,并进一步形成彗尾,这种喷发特征被称为彗星的活动性特征。
天文 太阳系 彗星 [新华网]
爱吾庐巷
辛弃疾的“听风听雨,吾爱吾庐”。刘禹锡《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益阳人文史上没这样的起伏跌宕文化名人,且还是在市井气旺盛的大码头明清古巷,似乎与历史环境有些不符。这里,不得不先说一下“刘昌盛大屋”,因“爱吾庐巷”就是他家大屋边的巷子。两地指派代表商量讨论修族谱,包括刻印事宜。从而掀起了益阳民众的抗日热潮。1938年年初,经省工委制定,主要是刘熙安 在益阳开展党的活动,并由
中国近代史 历史 益阳 辛亥革命 [港湘新闻网]
新春走基层|高原山村起欢歌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麓,县域内山高谷深,村庄分散,大同乡距离县城约200公里。冬闲时节,一场别开生面的“群众村晚”再次登场,塔县大同乡的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喜迎新春。??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大同乡库如克兰干村的小朋友表演舞蹈《春天的花》。
农村 [新华网]
走进阿曼国家博物馆
1月12日,游客在阿曼马斯喀特参观阿曼国家博物馆。??阿曼国家博物馆位于马斯喀特,馆藏丰富,展品涵盖了阿曼历史的各个方面,是当地特色的文化地标之一。??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博物馆 阿曼 [新华网]
2024年度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今日揭晓
2024年度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今天在西安揭晓:富平石川河流域旧石器时代遗址群、长武谢家河遗址、富平长春遗址、宝鸡魏家崖遗址、隋唐长安城安化门遗址、西安北里王北宋范氏家族墓地入选。△陕西富平石川河右岸调查发现的石制品△宝鸡魏家崖遗址春秋五鼎墓铜器组合△隋唐长安城安化门遗址桥梁遗迹
文物 考古 [央视新闻客户端]
我国科学家在甘肃发现距今上亿年前“精美”恐龙“脚印”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博物馆的研究团队1月6日公布,在甘肃省靖远县乌兰镇发现的一批距今1亿多年的恐龙足迹确认为白垩纪的斯氏跷脚龙足迹。这一发现为斯氏跷脚龙足迹在我国的广泛分布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具有重要科研价值。据悉, 这些恐龙“脚印”保存完好,组成了12道行迹,在目前已发现恐龙足迹中比较少见。
恐龙 [新华网]
“永恒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文献展”开展 部分文献首次公开展出
新华社南京1月1日电 “永恒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文献展”1月1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展出的大部分文献为首次公开展出,如侵华日军第十三师团士兵西条荣策的战时日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中的受害者、幸存者、目睹者登记表等。
文献 南京大屠杀 [新华社]
  • 广告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