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真探:胃越撑越大,越饿越小?
中新网7月23日电 胃的容积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但它并不会因为长期吃得多就变得更大,也不会因为饥饿就变得更小。长期过度进食可能导致胃壁的肌肉和神经适应增强,使其扩张能力略微增加,但这种变化非常有限。相反,长期饥饿或限制饮食也可能减少食欲,但这并不会导致胃实际变小。
[中国新闻网微博]
三伏天来了!吃面条有这些讲究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按照传统计算方法夏至三庚数头伏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每年“入伏”的日期往往不太一样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因此,有些年份伏天是30天有些年份则是40天每年入伏之后人们都会开启花样消暑模式凉茶、绿豆汤是常见饮品资料图:厨师展示七彩饺子宴中知名的“荷塘月色”。魏建军 摄三伏天吃什么?
健康 养生 美食 小吃 [中国新闻网]
谨防热射病发生,这些知识需要了解
多地近日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专家提醒,户外工作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人等要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注意科学补水,避免热射病的发生。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爱民介绍,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患者常常表现为皮肤灼热、意识障碍、高热、头痛、抽搐等症状。  “热射病患者因高温引起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从而发生器官损伤。”
健康 养生 热射病 [新华网]
医学研究从现象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近日,在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多组学大数据与医学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信息学家陈润生在作主旨报告时说。  陈润生说,精准医学研究已成为新一轮国家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而其基础就是生物医学数据。  在业内专家看来,从现象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是医疗研究的一大趋势。她建议,实验生物学家和临床医学家要掌握数据分析技能,确保充分沟通,更好发挥大数据的驱动作用。
人工智能 大数据 [科技日报]
大暑正伏天,养生重在防暑养心健脾
中医专家提示,这一时节正值“中伏”前后,通常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养生尤需注重防暑和养心健脾。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副院长李圣耀说,高温暑湿环境下人体易发疾病,老人及体虚者应格外注意防范中暑。  大暑伏天里,人们可以从饮食、运动、起居、情绪等多方面调养身心,预防疾病。
健康 养生 大暑 伏天 [新华网]
练瑜伽手腕长出囊肿,竟是运动损伤
伽爱好者孙女士,平常运动量较大,最近右侧手背上突然长了一个肿块,且越长越大,痛感愈加明显,于是前往东部战区空军医院康复科就诊。经检查后,被诊断为腱鞘囊肿。  最近一周,孙女士颈肩部总有明显的肌肉牵拉感,右侧手背上也长出一个小小的肿块,时有胀痛感。
健康 肿块 张力 腱鞘囊肿 [扬子晚报]
我国首创!这一技术,成功跨越“死亡谷”
陈国强解释道,“它们分别负责对微生物基因实施切割、重组、运输。”陈国强坦言,成功的秘诀是信念与坚持。  踩实“转化”之路  工业放大攻坚期间,2018年,陈国强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并在“小试”“中试”与规模化生产中得到验证。  2023年,基于嗜盐菌的开发利用和“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对业界的贡献,国际代谢工程学会授予陈国强“国际代谢工程奖”。
生物技术 微生物 微生物发酵 陈国强 [科技日报]
专家提醒:自行食疗更应注意食品安全
“尤其自行使用中药材进行食疗,应辨体用膳,更应注意食品安全。如果误用了有毒的药材甚至可能导致死亡!”然而专家提醒,自行“配药”,如果误用药材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李丽明介绍,不仅是何首乌,常见的食疗中容易中毒的药材还有五指毛桃。
中医 中药材 五指毛桃 何首乌 [羊城晚报]
“闭经针”能推迟月经?专家:副作用大
近日,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分享了自己打“闭经针”的经历,引来不少关注。浙江医院妇科主任周锦红主任医师提示,所谓的闭经针其实是用来治疗相关疾病的,如腺肌症等。  周锦红提醒,GnRHa属于处方药物,需专科医生评估身体的状况后,在需要治疗疾病的时候选用。所谓的闭经针不应作为延迟月经的方法,孕激素和口服避孕药是目前常用的推迟月经的方法。
健康 养生 药品 生理期 [中国新闻网]
置入“安全T管”,重开呼吸之门
后续治疗中,小何经过了两次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治疗,但因脱离呼吸机困难,只能转为气管切开。多方治疗均收效甚微,最终,小何转入湖南省人民医院。最终,李建民团队决定为患者施行“气道再通成形术+安全T管置入术”。  “‘安全T管置入术’是运用“T”字形的支架置入到患者气管中,在确保不损害气道内壁的基础上,防止肉芽组织增生。”
健康 李建民 [湖南日报]
广西发现蕨类植物新物种腺毛贯众
新华社南宁7月16日电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获悉,该研究院科研人员在广西河池南丹一带发现一种蕨类植物新物种——腺毛贯众,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钥匙》上。  论文第一作者、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应用与开发中心工程师农友介绍,研究团队在广西河池南丹一带一个沟谷的崖壁上发现该物种,目前仅发现10株左右野生腺毛贯众。
植物 [光明网-《光明日报》]
雨后冒出来的蘑菇能吃吗?
网传辨别方法靠谱吗?  网传鉴别方法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其他的没毒。  现实生活中吃蘑菇中毒的事件还是比较常见的。真正能保证安全的做法,是不要去碰任何野生蘑菇。  专家提醒,吃蘑菇后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出现幻觉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郑以山强调,吃蘑菇一旦发生中毒症状,第一时间催吐,以减少毒蘑菇的吸收,同时及时就医,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根据中毒类型,对症治疗。
健康 养生 蘑菇 [扬子晚报]
  • 广告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